《技术与创新管理》

智能运行方面,北京地铁创新提出“以乘客为中心按需跑客流-车流耦合的网络化韧性运行”新模式,研发了“线网级协同调度平台”,实现 “单线管、按图跑”到“网络管、按需跑”的转变,让地铁运行更安全、更高效。首次对标5G技术标准,基于EUHT技术,构建了“一网双频、综合承载”的新一代车地无线网络,更好地保障了车地数据的安全、稳定、实时传输;车载综合感知监控系统、车站客流感知系统以及地铁车辆段智慧安防系统,提升了智能运行服务水平;基于车车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进一步压缩了列车到站间隔,实现了以地面为中心控制到以列车为中心控制的转变,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基于自主感知的列车智能安全侦测系统通过对列车运行周边环境的全方位“观察和感知”,最大限度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介绍,北京地铁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低碳化,除了推广 LED照明和通风空调节能改造等之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展了多项节能项目试点。在车站,研制了再生制动回收装置混合型储能装置和飞轮型储能装置,年节电量约5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吨;在车辆段,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年节约用电量30%以上;在列车上安装了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显著降低列车运行成本;并通过对列车ATO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列车节能5%以上。
智能客服与乘客每天出行关系最密切。北京地铁介绍,创新提出“面向乘客需求的主动+精准的全时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能服务”新模式,研发了“乘客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为乘客提供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全过程出行服务,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美好。在乘客进站之前,招援服务系统就能够实现“线下一键呼叫、线上扫码音视频通话”,在出行全过程中都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求助;乘客无需借助外部信号,即可使用站内导航系统;乘客进站安检时,安检票务一体化装备可实现不同乘客的差异化安检,加上智能判图技术和集中判图安检机的投入使用,能够大幅提高乘客进站效率,降低安检工作成本;在车站,客服机器人通过不断完善地铁环境语义库,可以解答乘客的各种问题。
智能管理是智慧地铁建设的保障。北京地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性提出了面向网络化指挥的综合决策集成平台和风险驱动的“知-辨-治-控-救”安全主动防控新模式,让管理更科学、更精细。地铁空间数字化平台综合应用北斗定位、激光雷达、数字建模等技术,实现了地上地下统一时空基准,地铁“人、机、物、料” 等要素地图定位服务。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可实现地铁非暴露空间0.5米定位精度,为乘客提供站内精准定位导航服务,提高换乘效率。北京地铁保护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外部工程管理、巡查管理系统以及智能感知的“一张图”管理,强化了安全事故的监测预警、快速处置及统筹联动,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安全治理水平。
在服贸会北京地铁展区,“智能客服”“智能运行”“智能维护”“智能管理”四大板块集中展示北京地铁科研创新成果。